在深圳北站汹涌的人潮中,客运员李文豪的身影总带着风的急迫。扎根铁路客运一线11年,“奔跑”于他早已超越简单动作,熔铸成刻在骨子里的职业本能。从广州车站“038”服务队到深圳北站“迎春花”服务队在配资炒股,他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7月清晨:与死神竞速的“黄金四分钟”
7月21日6时38分,晨光初照的深圳北站19站台,被一场突发危机骤然笼罩。一位老年旅客登车时突发心脏疾病,生命危在旦夕。电台里“19站台有旅客突发疾病,请求支援!”的呼叫如战斗号角响起。
正在服务台值守的李文豪没有丝毫犹豫,一把抓起AED(自动体外除颤仪),推起轮椅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站台。奔跑中,他同步拨通120急救电话。
抵达现场时老人已陷入昏迷,李文豪在急救中心远程指导下,沉稳撕开电极片、按下电源键,AED的电流带着希望穿过老人胸膛,并与已在现场急救的副值班员凌小清分工协作。
最终这场与死神的“赛跑”,以老人心跳逐渐恢复画上关键句号。“那一刻脑中只有一个念头:我们的奔跑,是在和死神抢时间。”李文豪说。
8月午后:混乱中的“逆行”守护
8月11日13时30分,候车大厅的平静被一声刺耳喊叫撕碎。一名旅客突然情绪激动地高声喧哗,引得人群骚动。李文豪立即上前半蹲身子,用温和的语气耐心劝阻,旅客也暂时平静下来。
然而意外陡生。片刻后,那名旅客突然情绪失控,像头失控的野兽猛地冲向人群,无差别挥拳踢打,大厅瞬间陷入混乱。李文豪立刻转身朝着危险中心冲刺。
“大家不要慌,往两侧退!”他一边高声提醒稳住秩序,一边凭借多年经验迂回移动,将失控旅客引向A16检票口旁的栏杆角落。面对挥来的拳脚,他始终保持侧身防御,双手死死钳制对方双臂。最终与及时赶到的同事潘杨、蒋媛慧合力将人按稳,直到民警接手才松开早已酸胀的手臂。
微光成炬:奔跑里的服务初心与担当
在李文豪的服务词典里,“奔跑”从不只属于惊心动魄的时刻。深圳北站日均数万名旅客的流转中,那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需求与期盼,同样需要用脚步回应、用行动温暖。他的奔跑,早已化作穿梭在候车大厅与站台间的“移动暖流”。
7月24日午后,候车室里,与家人走散的小女孩缩在角落,眼泪汪汪地攥着衣角发抖。李文豪闻声赶来,一边掏出卡通贴纸转移孩子注意力,一边协调广播寻人。当家长奔来紧紧抱住孩子时,他悄悄退入人潮,继续下一段服务旅程——这样的“奔跑”,是他的日常,却每次都倾注同样的耐心与温柔。
而6月30日的站台急救,让奔跑有了更厚重的意义。旅客刘女士突然倒地抽搐,李文豪带着急救箱飞奔到场,配合医护人员喂服葡萄糖、测量血压在配资炒股,用纸巾一遍遍擦去她额头的冷汗。当刘女士被抬上救护车前,特意回头朝他挥手:“谢谢你一直握着我的手,给了我力量。”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千 通讯员唐凯 马鑫宇 李乐)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